「我是英菲混血兒,也是在香港長大的 YouTuber。」這是 Asha(徐㴓喬)以一口流利廣東話所作的簡短自我介紹,但她的故事,遠不止於此。作為一名終日流連網絡的數位閱讀者,對於 Asha 的面孔並不陌生,人們對她的認知最早能追溯至 12 年前,在那段  YouTuber 還不那麼盛行的日子,她就經已開始自製影片分享生活。主題內容千奇百趣,近期從考驗男友 Seth 廣東話水平的甜蜜互動,到認真分享對於女性議題的看法,率直真摯的個性吸引近 15 萬人追蹤關注。同時,她亦身兼模特兒、主持、演員、慈善活動策劃人等多重身份,盡顯 Slash 世代的無限可能性。這一次,就讓我們聽聽她對於快樂的看法。
 
快樂與磁場有關
「誠實地去答,我想我的快樂指數大概有 5 至 6 分。」評分徘徊在中游的原因,來自一個未能達到的自我期望。「從英國搬回香港後,我以為可以建立起自己的慈善基金,但礙於疫情和很多的變動,進度一直未如理想,快樂程度就這樣受到影響了。」除此以外,身邊人的能量磁場也對 Asha 的快樂指數有直接影響,像朋友和愛人就是她的快樂來源,而遇上和自己完全合不來的人,則會對情緒產生負面影響。可見人長得越大,和自己頻率相似的人們就顯得更加珍貴。
 
 
獨處是最好的傷藥
「我是一個很內向的人,通常需要透過獨處去為自己充電。」像是聽慢歌,或者寫 blog,從而紓發自己低落的情緒,當充電完畢,就可以準備「出關」見人,因此 Asha 認為 alone time 對她來說非常重要。問到近期最快樂的一件事,她說第一個念頭並非關於自己,而是另一半成功申請 visa 居港的那天。「大概六月的時候,收到 immigration officer 打來的電話,我差點尖叫,這應該是今年最開心的一天。」將所愛之人的快樂變成自己的快樂,就是能讓幸福感加乘的秘訣。
 
 

容易惹麻煩的體質

Asha 指自己雖然不是 trouble maker,卻很容易一頭栽進麻煩事裡。「長大後,也學會分辨哪些事是可以栽進去,例如我覺得不公平的事,又或者被誤解,我就不會有任何遲疑地站著來發聲。」 無法對那些自己判斷為錯的事物置若罔聞,大概也是一種天生的使命感吧。「我已經一整年沒見過父母。」被問到如果得知自己將迎來人生的最後一天,她說第一件事就是和父母 facetime。在最後的一夜輕鬆聊天,將這些快樂的日常片刻留在腦海裡,借此隔絕傷悲。

 

 

女子力的重新定義

鮮少聽說有願意投身慈善事業的年輕人,全因在而立之年,我們大多不是疲於奔命,就是了無餘力。而一向關注女性議題的 Asha,最近就聯同近 20 位女性創作者推出慈善相集《Girls》,從形象設計、化妝、攝影以至模特兒都以女性角度主導,希望打破用外表定義女性的觀念,重新定義那些屬於妳我她的故事。收益除了用於促進女性權益,亦會用以協助香港基層女性自立,改善她們的生活境況。這名還不到 30 歲的九十後女生,證明了做人只要目標清晰,年齡絕非受阻的理由。

 

 

走在尋找快樂的路途上

記得她在 Instagram 上說過這樣一句話:「做得幾多幾少幾好幾差,對得住自己就足夠。」人的價值不是由別人去定義,而是你對自己的評價以及自省。「True happiness 是一件我還在尋找的東西,雖然還未知道是怎樣的一回事,但我期望那會是種好 true 好 raw 的感覺。」快樂未必是那麼具體的東西,可能只是一種無以名狀的情緒,一種原始的念想。因此毋需刻意去尋找,只管真切地感受,快樂就隨時都可能前來敲門,將你的人生引領至花路上。

 

 

text / Jay Chow

photo / HAPI